我們的孩子:于×,在北京八中初三(×)班學習,作為家長我們就配合學校教育,特別是初中三年來的生活和學習,談一談我們對孩子及家庭教育的一點心得和體會。
我們認為: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啟
當然,我們家長自身的不良習慣和作風同樣會影響孩子。如果家長不文明、不禮貌,甚至道德敗壞、腐化墮落,也會傳給孩子,使孩子受害不淺,甚至于走上歧途。正如
由此可見,身為父母的我們自身的基本素質對孩子影響極大,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都必須要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扎扎實實地作好家庭教育,把我們的子女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有用之材。
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獨立人格,做父母的應該平等地對待他們。不應該把大人的想法和希望全部轉移到孩子身上。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家長要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利。在家庭中,孩子與父母當然會有不少分歧,而且中學生與父母的分歧會更多一一有生活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學習時間的安排,學習計劃的制定,學習方法的采用等等),還有思想認識方面的、(對某種社會現象的不同評價,對某部電視劇的不同看法等等),而對孩子的不同見解,家長們應該高興而不慍怒,因為這說明孩子試圖用自己的大腦進行思考并嘗試不依賴大人的攙扶而自己獨立前行。我的小孩剛入學上初一時,
初三畢業前夕,我們夫妻在為孩子填寫志愿問題上又產生了分歧,對學校的選擇上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和孩子坐下來反復討論、商量,最終達成一致,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孩子未來的人生之路畢竟應由他自己走。我們當父母的雖然有可能會感到遺憾,也只能尊重兒子的選擇。還需說明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與孩子尊重家長的選擇是不矛盾的。尊重是相互的。家長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應充分理解并善于聽取孩子的合理主張。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期望過高源于“望子成龍”心理,然而,過高期望常使孩子疲于應付,無所適從?傆幸环N達不到標準的挫折感,久而久之,難免引發悲觀的厭煩情緒,很可能失去追求知識的興趣和主動精神。作為家長理應擺正期望的天平。
哲人詹姆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贊揚、鼓勵正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我們做家長的不但要給孩子贊揚、鼓勵,和更多的愛,更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在自由的平臺上發展孩子的個性,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能千篇一律地都成為“龍”。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智能類型,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編織自己的夢,而不是父母的夢,“讓喬木長成最好的喬木,讓小草長成最好的小草。”
讓孩子編織自己的夢 |
作者:佚名 |
發布時間:2012-03-02 00:00:00 點擊次數:2621 |
|